1、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治
马尾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,是危害马尾松、湿地松、火炬松等松类树种的常见害虫。
(1)、生活史
岳阳马尾松毛虫每年发生2-3代。
越冬代:一般在三月初,幼虫开始活动取食,四月初气温升高,幼虫蜕皮为二至三龄幼虫,五月初化蛹达到高潮。
第一代:6月上旬孵化, 7月底8月初成虫羽化产卵。
第二代:7月下旬-8月初第一代成虫产下的第二代卵,经过6天开始孵化, 9月下旬-10月上旬羽化产卵。
第三代:10月初孵化,经过一周左右进入第二龄,11月中下旬越冬。
(2)、生活习性:
成虫有趋光性,喜飞向生长良好的松林产卵,卵产于树冠中下部针叶上,每次约360-400粒。初孵幼虫取食卵壳,半天后取食针叶,受害针叶枯黄卷曲。1龄虫散食针叶一侧,并有受惊吐丝下坠,随风飘移扩散他树的习性。2-3龄幼虫取食整个针叶,且受惊时弹跳坠地。4龄幼虫趋于稳定,幼虫5-6龄的取食量最大。
(3)、防治方法: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
1)、营林技术措施防治:一是封山育林;二是营造混交林,增加松树林下植被,增加林中天敌和阻隔害虫迁徙。
2)、生物防治:对发生虫害面积较大,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,采用生物防治为主。目前有白僵菌、Bt、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适时施用。
3)、化学防治:对小面积高虫口的松毛虫发生区进行化学防治,目前较好的农药有拟除虫菊脂等。
4) 、循自然规律防治: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,松毛虫4-5年大发生一次。在无灾区,偶灾区发生松毛虫灾害一般不进行化学剂防治。在高虫口密度下,虫口处下降趋势,可以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,任其自然消亡。
2、杨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
杨树天牛属鞘翅目昆虫,是我国七大森林害虫之一,在我省危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有星天牛、光肩星天牛、云斑天牛、桑天牛四种。
(1)、生活习性
1)、星天牛:一年1代,以幼虫在树干中或根部越冬,成虫5-7月出现,卵槽“T”字或“人”字形,一槽一卵,产在离地面1-1.5尺的树干上。幼虫在树皮下盘旋穿坑蛀食,一个月后再蛀入木质部。蛀道首先向下,然后又向上,并开有排气孔,从中排去粪便,到9月份幼虫又转头向下,顺虫道倒蛀入孔,再开辟新蛀道向下蛀,并在其中危害和越冬。
2)、光肩星天牛:一年一代,以幼虫在树干中越冬,6月上旬成虫羽化,卵槽椭圆形,一槽一卵,产在树干1.5米以上处。初孵幼虫取食腐坏的韧皮部,3-4龄蛀入木质部,并排出白色的木丝,蛀道向上,成“S”形。
3)、云斑天牛:二到三年1代,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和蛹室内越冬。5月成虫大量出现,卵大都产于树干离地面1-5尺之内,蚕豆大小,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蛀食,其后蛀入木质部,深入髓心时即沿树干向上蛀。
4)、桑天牛:二年1代,以幼虫在蛀道内越二个冬天,至第三年6月初化蛹,7月上旬开始产卵。卵一般产在直径10-30毫米一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。产卵痕“U”形,一槽一卵。初孵幼虫即蛀入木质部为害。首先向下蛀,小树可下蛀到根部,幼虫老熟,即沿蛀道上移,超过1-3个排泄孔,先咬羽化孔锥形,向外达树皮边缘,使树皮出现臃肿或断裂,并有树汁外流,然后化蛹。
(2)、防治方法
1)、林业技术防治:由于大部分天牛都喜欢为害衰弱木或新伐倒木,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的营林措施,保持林内卫生,清除衰弱木、风倒木,运雪压木、濒伤木。
2)、药剂防治:
①熏蒸毒签防治:熏蒸毒签具有熏蒸、胃毒和触杀三种作用,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内,用泥封闭,可防治杨树天牛及其他蛀干害虫。
②药剂注射:甲胺磷和氧化乐果200倍水液,溴氛菊脂2000倍水液,用注射器注入天牛幼虫倒数第2或第3个排粪孔,效果90.5%以上。
③喷雾防治:在初孵幼虫期,用甲胺磷、氧化乐果等内吸性农药200倍水液点喷初孵幼虫(产卵刻槽已有粉未状或细木丝排出),效果较好。
3)、饵木诱杀:在天牛为害较轻而卫生良好的林分中,可设置饵木吸引成虫产卵,待幼虫孵化后,而尚未蛀入木质部前进行剥皮处理。
4)、人工捕杀:根据成虫产卵时所咬的伤痕或刻槽,用小刀或锤子将卵刺死或砸死,用铁丝勾幼虫,捕捉成虫等。
5)、利用天牛肿腿蜂和啄木鸟进行生物防治。
6)、在营造杨树林时,有计划地营造桑、柳树林,诱集天牛,防治桑柳树林。
3、竹蝗的危害及防治
(1)、危害:黄脊竹蝗喜食楠竹叶,大发生时,常将大面积竹林的叶子吃光,导致竹林枯死,是毛竹最大的害虫之一,食料缺乏时还危害水稻、玉米等农作物。
生物学特性:一年发生一代,以卵于土中越冬,卵于5月初开始孵化,5月中旬至6月初为孵化盛期,成虫于7月初开始羽化,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,8月后开始产卵。跳蝻(幼虫)和成虫有喜好咸味的习性。
集中产卵地特征:卵多产于背风向阳,土质疏松,大竹和杂草较少的山腰,或两山之间的山谷斜坡,小路两边。卵块圆筒形,长19—28毫米,宽6.5---8.6毫米。4-5月份,集中产卵地上有其天敌红头芫青,土表有黑色圆形盖状物,9—11月份,集中产卵地上有竹蝗尸体遗骸,毛竹下方枝盘竹叶被害症状明显。
(2) 、防治方法:关健是做好卵块及跳蝻的除治,有事半功倍之效
1)、 卵块的除治:
①找出集中产卵地,4-5月份挖出卵块,清除蝗卵
②竹林间栽植泡桐,培养红头芫青等生物天敌
2)、跳蝻的除治:
①生物防治:在集中产卵地施放白僵菌,使跳蝻感染而死。
②化学防治:
a、喷粉:跳蝻出土后,喷施3%敌百虫粉,25%甲苯,25%林丹粉,每亩1.5—2kg左右。
b、喷雾:50%马拉硫磷600-1000倍液或50%甲胺磷,敌杀死等触杀作用强的化学农药。
c、喷烟:凌晨四点至日出前或无风阴天期,施放林丹烟剂每亩0.5-0.75kg。
d、竹腔注射:在竹子下部1-2竹节处,注射内吸性强的农药甲胺磷。用量:大竹5-6ml/株,中竹3-4ml/株,小竹:1-2ml/株。
3) 、蝗的除治:用新鲜人尿加适量农药甲胺磷浸稻草把一昼夜,均匀挂于林间,诱杀成蝗。
4、油茶病虫害防治
危害油茶的病虫种类很多,在我省造成成油茶减产的主要有油茶炭疽病、煤污病、油茶尺蠖、油茶毒娥、茶梢蛀娥、茶籽象甲等。其防治方法为:
(1)、油茶炭疽病,是油茶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,在油茶老残林中发生比较严重,在高温高湿季节蔓延最快,感染此病后造成成油茶落果,常导致油茶减产20%左右,最高达30%以上。防治方法:科学营林,加强管理,冬春结合整枝修剪,清除病枝、叶、果等,减少感染。对重病株和重病林分,在夏季果实病害高峰前10天左右喷1%的波尔多液加2%的茶枯水,或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,或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连续喷3~4次,间隔期为10~14天。
(2)、油茶煤污病,多发生在浙江省海拔高的山区,多由蚧壳虫和蚜虫传播诱发。每年3~6月为盛发期,盛夏高温后停止扩散,9月下旬至11月为第二次发展期。防治方法:除采取营林措施外,主要要防治蚧壳虫、蚜虫等诱发害虫抑制传播,于5月中旬至6月若虫孵化盛期,喷50%敌敌畏乳剂1000~1500倍液,防治效果达90%以上。再繁育黑缘瓢虫、大红瓢虫、澳洲瓢虫等天敌,抑制蚧虫的繁衍。
(3)、油茶毒蛾,取食叶片、嫩树皮、幼果等。幼虫3龄前可用0.2%阿维菌素2500~3000倍液、或用90%敌百虫、50%马拉松、25%亚胺硫磷、50%杀螟松1500~2000倍液防治。
(4)茶梢蛀蛾,初孵化幼虫潜食叶肉,形成淡黄色斑点,秋末转蛀当年夏秋梢,梢叶逐渐枯萎死亡。当幼虫尚在叶片上时(一般为8月上旬至10月中旬),喷洒敌百虫、氧化乐果、杀螟松、马拉松1000倍液,敌敌畏1500~2000倍液防治。
(5)、油茶象甲,幼虫、成虫均危害茶籽,但以幼虫蛀害较为严重。造成落果,并引起油茶炭疽病,幼虫取食籽仁,使油茶严惩减产。防治方法;5~7月成虫陆续出土期,用40%氧化乐果和80%敌敌畏1:1兑水1000倍液喷洒2~3次。8~11月幼虫出果入土越冬期限间,定期收集落果烧毁,消灭虫源。
(注:文中所提药械可向当地林业站或县林业局森保股联系购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