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巴陵石化近邻的岳阳市云溪区云溪乡八一村牌楼组,是明朝尚书杨一鹏的故里。村民运用家规家训(“杨氏十训”)的道德力量约束邻里相处,规范人际关系,走出了一条以家训树家风,家风带民风,民风倡新风的道德自律新路子,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文明、民风淳朴。
每隔三年,八一村都要重新修订村规民约,“新版”村规民约由乡里指导,村民自己制定、自己监督、自己执行,通过公开栏进行宣传,将村规民约发放到每位村民手中,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。该村还突出村民自治重点,将各项奖惩措施写入村规民约,引导生活行为,使每位村民真正成为村里的“当家人”。“在牌楼,树木是重点保护对象,每一棵树都挂上了责任人的名字,责任到户到人。”80多岁的村民杨道炳介绍,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,牌楼组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这里有好几棵800多年树龄的古树,5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数不胜数。八一村将尚书故里牌楼组作为典型,用家规家训力量建设“生态文明、幸福宜居”的居家环境,如今“谁挖树、谁负责”,风景林“挂牌”保护,生猪养殖从居住区剥离,家禽一律山地放养,群众生活的地方看不到禽畜粪便、闻不到禽畜异味。他们利用传统文化力量构建“孝为先、和为贵、善为上”的道德秩序,牌楼组家家户户的堂屋都贴上了“杨氏十训”,大多数孩子们都能背诵下来。另外,牌楼组还实行老人小孩“结对子”活动,让老人们以家规家训和自身经历来教育孩子,引导孩子走上孝德文化的道路。
作为尚书故里,八一村历来有尚德向善之风,每年都开展十星级农户创建、道德标兵等文明创建评选活动,以道德评议为载体,把不正之风摆上桌面,让大伙评、大伙议,让公众舆论力量压倒歪风邪气。(记者 王昕力 通讯员 刘乐研)
|